浅谈聚氨酯弹性体清管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(3)
责任编辑:温州飞龙鸭脖官方网站工程有限公司
浏览次数:
发布时间:2018.12.18
2.2.2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工业品以T-80为主(TDI-80即2,4—TDI和2,6—TDI两种异构体的质量比为80:20的混合物),其相对分子量为174.2,凝固点为11.5~14℃,相对密度1.22,粘度(20℃)3.2CPS,是一种芳香族二异氰酸酯,为无色或浅黄色液体,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。
2.2.3莫卡(MOCA,3,3’一二氯—4,4’一二苯基甲烷二胺)
相对分子量为267.16,外观为浅黄色针状结晶,熔点:100~109℃,液态密度1.26(107℃),使用时需加热熔化,在高温或长时间受热会发生氧化使颜色变深。110℃时极限加热时间为4小时;在130℃时则为1小时。
2.3生产出合格制品的四大因素(“料”、“机”、“模”、“用”)
2.3.1“料”合格的原料和合适的工艺
如上所述选用PTMG/330N/220N—T-80-MOCA原料体系,采用予聚体法工艺(高温型)可生产出合格的清管器制品。
2.3.2“机”聚氨酯弹性体浇注机是CPU生产中的关键设备,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:
①“准”: 配比精确,计量稳定:采用耐温耐压的高精度计量泵及精密传动、调节和显示装置,其计量精度达±0.5%。
②“匀”: 混合均匀,不产生气泡:采用特殊结构的高速混合头,当两组分原液粘度或配比相差很大时,亦能保证混合均匀,使生产的制品宏观无气泡,且调节灵活、操作方便。
③“稳”:温度稳定,准确可靠:原液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原液的粘度、压力、计量精度及混合比,使制品质量无法稳定。尤其是B组分(MOCA)常温下为固体,若料温太低则会结死而无法操作,料温太高则易变色而影响制品质量。常用电加热的导热油循环系统,加热原液,计量泵及浇注头,由智能型时间比例式数显温控仪进行恒温自控。
④“泡”:成品宏观无气泡:通过真空脱泡系统,确保予聚体中无气泡,保证浇注头中二个组份混合时不会产生气泡(和混合头的型式及浇注头的密闭性有关)采用适当的浇注方式做到混合料浇注不会发生机械冲击气泡。
2.3.3“模”对于模具的基本要求:
①材料:选择时应着重考虑:具有足够的强度;足够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;符合使用寿命要求的耐用性;制造成本较低。当批量生产从耐久性考虑常用金属材料,单件或试制产品常用环氧树脂等非金属模具,若采用压力合模浇注则应用金属模具。
②结构:除了保证制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外,还应注意浇注位置,分型面和排气,以便达到:
a、 便于制品的浇注和脱模;
b、 保证制品工作表面的质量;
c、 便于模腔中气体的排出;
d、 便于模具的制造和机械加工,降低模具成本。
2.3.4“用”:对原材料、工艺和设备有较深入地了解,能正确地掌握各项工艺条件和有关参数,发生产故障能及时发现和处理。
3、设备:
3.1 予聚体制备(可采用YJF系列弹性体予聚体设备)
3.1.1 低聚物多元醇的脱水:在合成予聚体前,所用的低聚物多元醇必须进行脱水处理(未启封的多元醇经分析水分含量合格者无需脱水)脱水后其水含量应<0.05%。
脱水方法有连续法和间歇法。连续法(如喷雾干燥法或薄膜干燥法)用于大批量的低聚物多元醇的脱水。小批量生产单位常采用间歇法,在附有搅拌装置的真空密封的反应釜中进行(应附有真空系统及加热和冷却的控温系统),在100~120℃,真空度5~10 Torr下脱水1~2小时。
3.1.2予聚体合成
可在真空脱水的反应釜中进行,将脱水后的低聚物多元醇冷却至50~70℃,加入按配方要求经计量的二异氰酸酯,体系自然升温30~40min后,在80±5℃时保温反应2~3小时,取样分析其NCO含量,当和设计值基本相符时,在5~10Torr真空度下脱泡10~40min后即可。
注意要点:
① 由于最新设计和制造的予聚体生产专用反应釜结构特殊,低聚物多元醇脱水和予聚体合成可在同一反应釜中进行。(经过反复实践,证明效果良好)
②予聚体合成应在干燥氮气保护下进行。
③ 反应釜须备有冷却和降温装置,故在浇注机A 料罐中合成予聚体就不太理想(不能及时降温)。
④先加二异氰酸酯或先加低聚物多元醇,可按生产者的技术情况及生产习惯而定。
3.2金属骨架及模具的予处理
3.2.1金属骨架的予处理:制品中若嵌有金属骨架应进行予处理:去除其表面的油污、锈迹、氧化物等。
用砂纸打毛或喷砂处理,使表面粗糙,以扩大结合面积和活化表面;用丙酮,甲苯或三氯乙烯清洗,脱脂并干燥;按粘合剂生产单位推荐的方法用毛刷涂覆或喷涂一定厚度的粘合剂(如NA-1,chemlock218,219等)。在90±10℃的干燥空气予热30~60min以备在模具中装配。
3.2.2模具准备:在烘箱或加热平台上组装模具,喷涂脱模剂及拼装经予处理的金属骨架。
在80~1100C下对组装好的模具予热30~60min以完成浇注前的准备工作。
3.3 CPU浇注
3.3.1 手工浇注:在容器中加入称量经脱泡予热至80~85℃的予聚体,再加入经计量已熔化的MOCA搅拌1~2min使之混合均匀,必要时进行2次脱泡,倒入准备妥的模具中。注意观察表面出现的气泡并及时消除,待胶料达到凝胶时,加热硫化。
手工浇注具有投资省 ,成本低,简单灵活的特点,常用于小批量制品的生产或新品的试制。但由于可浇注时间短,计量不太准确,混合不太均匀,生产效率低,劳动强度大,产品质量不稳定,废品率较高。故大批量生产以及大型制品宜采用浇注机浇注。
3.3.2机械浇注(可采用CPU 20(或30)F系列高温型聚氨酯弹性体浇注机)
氨酯弹性体浇注机的A料罐中为TPMG型予聚体,B料罐中为MOCA,A料如需要可先进行真空脱泡。
启动A、B介质和原液的加热系统,使其达到要求温度(一般A料为80~85℃,B料为110~125℃)并各自循环。按配方要求通过调节计量泵的转速和排量,使A、B料达到要求的重量混合比。启动浇注按钮,则各组份原液在浇注头的混合腔中进行高速而均匀的混合(搅拌速度可按要求进行调节)。当排出的混合料不含气泡时(由出料透明软管观察),即可往准备好的模具中进行浇注操作。当浇注完成时各组份原液即自动回流至各自料罐, 必要时可对浇注头的混合腔进行自动洗净、吹干,以备下次浇注的顺利进行。
机械浇注具有配比精确,计量可靠;混合均匀,不会产生气泡;温度稳定、调节灵敏的特点。可实现连续、高效率、产品质量稳定,适于大批量和各型CPU制品的生产。
3.3.2.1浇注机主要由”罐,泵,头,控”等四部分组成:
(1)“罐”:料罐及其相应的附属设置
①各组份原液由料罐-计量泵-浇注头切换-原料罐的全流量循环,可确保料温均一恒定,流量稳定可靠;
②A料罐可通入干燥的氮气,防止水气混入而使原液变质(因予聚体中NCO会和H2O反应),原液回流口设在料罐底部,以防止原液回流时产生气泡;
③操作时通过调节浇注压力和回流压力的平衡(设有可靠的节流及精密的调压装置)可提高混合比的精度和吐出量的稳定。
(2)“泵” 计量泵及其调节和显示装置:
① 采用耐温450℃,耐压10MPa,高硬度(Rc>62)的低速精度计量泵,流量稳定,其转速和排量成线性关系、准确可靠、维修方便、寿命特长;
② 配置高精度的无级变速电机或变频调速装置、调节灵活、显示精确;
③ 由于计量泵的精密计量及转速调节范围较大,当吐出量较小(即混合比较大)或原液粘度很小(如MOCA)亦能保证达到要求的计量精度。
(3)“头” 混合装置:
①各组份原液由回流切换到浇注时,迅速同步,不会产生超前滞后。
② 配有高精度的节流和回流调节装置,灵敏可靠,调节方便,以达到回流压力和浇注压力保持平衡,可提高混合比的精度,以保证制品质量。
③ 采用久经实践考验的专利混合头,即使粘度相差很大,混合比悬殊的各组分原液在极短时间内亦能混合均匀,并不会产生气泡。能快速排除混合腔内的空气,使初浇注时混合液损耗较少。
④配有特殊结构的旋转式轴封装置,做到不倒料,确保润滑可靠,更换方便。
⑤切换阀采用精密加工的聚四氟密封,调节方便,无热变形之虑。
⑥各组分别控制的气动清洗开关配以电脑程控器自动控制清洗程序,可作到浇注后混合腔内能吹干、洗净,保证下次浇注顺利进行。由于浇注液或气冲用的压缩空气均由节流孔进入混合腔,故保证永不睹塞及混合料不倒流。